食品进口跟单业务环节能有多复杂?

文/杨维伽

编辑/麦壁瑜

疫情下的“挣扎”

疫情无疑让整个食品行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变化带来的是危机更是机遇,考验我们的“免疫力”,也考验着我们对机会的敏锐度。经过这一轮洗牌,食品行业到底有哪些新变化呢?

疫情前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叮咚买菜,摇身一变成为了疫情下打通老板姓到菜场最后一公里的宠儿。老牌烘焙工坊宜芝多,还有担着上海所有老百姓蔬菜责任的江桥批发市场,它们在疫情期间确保各抗疫部门及全市的食材供应。另外,疫情也让像中央厨房、快手菜等商业模式快速升温。

在这段特殊时期里,也有某家食品企业找到明道云,希望改善传统的业务管理工具和模式。本文主要以该食品企业为典型案例,揭示食品进口跟单业务环节的流程逻辑和细节要求,让读者们更多地了解这一行业管理现状,开拓见解。

客户背景

这位客户主要经营北美、澳洲进口肉类分销,本次主要改造的业务环节是食品进口跟单管理。以往公司都是用Excel来完成所有跟单业务流程及数据管理,主要痛点是数据太多,Excel处理效率太低,需要1-2个专人维护。专员每次做数据汇总都相当痛苦,担心有数据安全隐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Excel就突然崩掉,记录全部丢失了。

经过与客户进行详细的业务流程梳理,我们大致确认了流程和管理内容。

关键需求

除了整体的流程架构以外,客户还强调一些环节上的细节:

  1. 客户向境外供应商下单时,要通过中农批来代理支付。付款有三个阶段:预付款、尾款、结算款。
  2. 中农批为客户代理的三次付款都要计算利息,利息在90天内为一个计息点,超出90天为另一个计息点。像中农批这样的垫资方,公司有同时对接多个,而且每个垫资方的利息和计息天数的逻辑都不同。
  3. 货在途中时,可能就被某个客户预定了,那么在货到港时的费用又是另一种计算逻辑。
  4. 客户的商品有上千个SKU,同一个SKU可能会分不同的加工厂加工。
  5. 商品的关税按照不同的H.S Code来计算。

以上业务需求在贸易行业业务中很少见,可见每个细分行业的外贸流程都各有门道。最后,所有环节都梳理完毕后,客户老板决定亲自上手搭建应用,故应用不在本文内为大家展示。

总结

来明道云之前,我用半年多时间深挖了食品行业的数字化需求,个人感觉不管是大品牌还是中小型食品加工行业,都有一片片数字化蓝海。

像顶新集团,它旗下的业务内容十分丰富,体量也大;公司自己成立了IT公司,主干系统用SAP,但是也还是不能满足集团所有IT需求。还有食品加工行业的金锣肉业,整个车间的损耗管理一直都很棘手。再如禾煜,国内最大的南北货公司,全国有多个生产基地,现在对于营销端的数字化需求很是强烈。

希望明道云能帮助到更多的食品行业解决业务管理难题,让食品企业做疫情下打不死的“小强”,顺利度过寒冬。

关于明道云

明道云(www.mingdao.com)成立于2013年,位于上海,创始人为互联网知名人士任向晖先生。明道云是一个APaaS平台,帮助企业快速搭建个性化业务应用。用户不需要代码开发就能够搭建出用户体验上佳的销售、运营、人事、采购等核心业务应用,打通企业内部数据,也能够通过API和Webhook和其他系统对接。

明道云的自动化工作流还可以实现审批、填写等控制流程和业务自动化。如果用户企业使用钉钉或企业微信,也可以将明道云搭建的应用直接对接到工作台上。

明道云可以帮助企业大大节省软件费用、降低定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拥有一个极度灵活和易用的数据中台,并提高整体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目前已有上百万用户使用,付费企业超过4000家,典型客户包括:中铁三局、佛山地铁、普华永道、艾瑞咨询、迪卡侬、北京大学、四川航空、上海静安区街道、艾默生电子、西门子、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七天四季酒店、希尔顿、凯宾斯基酒店、可口可乐等知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