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演讲:程晓明|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声明: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注意甄别
摘要
章节速览
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结构性矛盾
内容起点聚焦连锁餐饮信息化中的共性难题:模板化方案难以贴身,重度定制又带来不可控成本压力。借助长期项目经验,提出行业真正缺口在于“极度贴身”的业务匹配与“可低成本复制”的系统能力如何同时满足,将个性化与标准化视为必须同时成立的约束,而非二选一命题。
“不变内核 + 可变外层”的架构设定
在对纯模板与纯定制两种极端模式的反思基础上,提出通过不变内核与可变外层组合的解决思路。不变内核承载主数据、流程基线及通用业务模块,用于保证约 90% 的部署与运维逻辑保持稳定;可变外层依托明道云在字段、规则和参数引擎上的灵活度,为各品牌和场景完成约 10% 的定制调整,从而实现高比例的贴身性与统一技术底座之间的平衡。
从执行与合规到洞察与决策的业务框架
在具体业务结构上,将管理范围从门店执行延展到组织层面,覆盖值班管理、人员训练、成本与资产管理以及质量合规等核心节点。通过针对不同品牌构建差异化规则参数体系,将巡检、稽核等高频动作沉淀为可配置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多源运营数据统一汇总到指标与营收表现考核中,形成面向管理层的洞察与决策支撑框架。
高频场景驱动的体验优先原则
在功能设计取舍上,强调“高频场景优先”的策略:即使系统具备大量模块,真正决定感知的是少数高频功能的使用体验。针对餐饮门店极高频的排班场景,以营业额预测、人效目标和小时级人员配置为核心,将人员排布、超配与欠配情况以可视化方式呈现,体现出对场景化贴身性的重视,并凸显明道云在前端自定义与后端复杂计算方面的支撑能力。
基于价值链的模块组合与客群分层
在模块组合层面,将十二大模块重组为多条价值链,包括从执行到合规、从损耗到损益、产销协同及资产维保等,分别对应人效、毛利、供需匹配和设备可用性的不同管理目标。面向市场侧,围绕标准化程度与个性化需求两个维度对连锁餐饮客户进行分层,仅以具有一定规模与总部管理能力的连锁品牌为主要目标,通过差异化实施顺序与策略提高方案落地效率与资源投入产出比。
要点回顾
餐饮数字化中“差一口气”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在连锁餐饮信息化实践中,常见服务模式往往在贴身性与成本控制之间失衡:高度标准化的模板方案无法适配品牌在场景、组织和策略上的细微差异,导致系统“上线即闲置”;重度定制则持续推高实施与运维成本,使方案难以复制和扩展。宏喆科技将这一“差一口气”归因于缺乏兼顾极度贴身与低成本复制的统一架构,使得企业在规模扩张时很难通过同一技术底座支撑多样化业务形态。
为何个性化与标准化在连锁餐饮中都不可或缺?
连锁餐饮一方面依赖标准化以支撑 SaaS 化交付、统一流程与规模化管控,确保部署、构建和维护成本保持在可控区间;另一方面,各品牌在业态组合、门店规模、组织结构、营销策略及人力策略上的差异,决定了业务流程与规则必须具备可调空间,这些“细微差别”往往构成商业模式的竞争壁垒。因此,个性化与标准化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需要在同一技术体系内被同时满足的双重约束。
“不变内核 + 可变外层”在架构上的关键含义是什么?
该架构将平台能力划分为稳定的通用层与可配置的适配层。不变内核负责沉淀主数据模型、关键流程基线和通用业务模块,保证跨项目的结构一致性和成本可控;可变外层则通过明道云提供的字段扩展、规则引擎和多参数配置机制,对不同品牌和业态的特殊要求进行轻量定制。通过这一方式,以约 10% 的调整量驱动约 90% 的贴身适配,使方案既能保持统一技术栈,又能在细节层面对业务进行精准匹配。
在具体业务维度上,该方案如何覆盖连锁餐饮核心管理诉求?
方案以门店运营为起点,向组织管理与合规管理延展,构建了从值班安排、人员训练到成本与资产管理的一体化框架。质量与食安被视为高风险领域,通过对值班管理、审核、稽核和巡检的规则化与参数化,将日常操作纳入可审计和可追踪的体系。所有过程数据最终沉淀到指标与营收层面的分析中,为管理层在门店表现评估、流程优化和风险控制方面提供可量化的决策依据。
高频场景为何被视为体验设计的优先级?
在连锁餐饮的日常运营中,虽有大量功能模块参与,但真正对用户感知影响最大的往往是少数高频动作。例如排班决策持续影响人效、顾客等待时间和峰值承载能力。宏喆科技将这类场景视为“体验锚点”,在排班模块中引入营业额预测、小时级人效指标和可视化人员配置,对超配与欠配情况进行直观呈现,从而使门店管理者可以在单一界面完成决策。这种“围绕高频场景深度打磨”的策略,使整体系统价值通过局部体验被迅速感知。
明道云在技术支撑上相较泛低代码平台的差异点体现在哪里?
在该实践中,平台不仅承担数据建模和流程编排,还需同时处理前端自定义与后端复杂计算两类挑战。一方面,界面层需要根据不同角色和门店形态进行深度定制;另一方面,预测算法、分析模型及多维规则计算需要以可编程方式嵌入。明道云在页面自定义能力、代码与函数兼容性以及算法接入方面提供了较强支持,使得方案能够在低代码范式下处理高复杂度业务逻辑,而不被通用 Workflow 的能力边界所限制。
围绕物料、产销与资产的价值链设计具有何种业务意义?
在价值链层面,方案将物料损耗、产销匹配和资产维保作为提升利润与稳定运营的核心抓手。物料管理通过到期提醒与先进先出策略减少报损,直接作用于毛利率和现金流占用;产销协同通过销量预测与解冻节奏控制,降低库存过剩与缺货风险;资产维保通过对关键设备状态与维修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高峰期停摆损失。三条价值链互相支撑,为连锁餐饮提供从收入、成本到运营韧性的综合提升路径。
在客户选择与分层策略上,该团队采用了怎样的原则?
目标客群聚焦于已具备十家以上门店、形成总部管理与组织架构的连锁餐饮企业。基于标准化成熟度和个性化复杂度两个维度,将客户划分为四类,并据此调整实施节奏与方案侧重点:标准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更需要先梳理 SOP 与数据口径,高个性化、多业态的企业则需要优先构建规则与参数模型。通过这样的分层策略,既避免“一刀切”实施,也提升了方案与客户发展阶段之间的匹配度。
演讲原文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0:05
各位明道云的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宏喆科技程晓明。我们在深圳做连锁餐饮的数字化服务。今天想用十分钟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近两三年在餐饮行业的一些尝试,以及我们想要通过这些尝试去破解的一个行业难题,就是个性化和标准化的双重挑战,如何去突破这样一个课题。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0:27
我和合伙人两个人之前都是连锁餐饮的,整体负责信息化。我们在接触整体信息化服务商的时候,会发现大概就是这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就是感觉都差最后一口气。每个类型的服务商差的这口气不一样,但是总归差那么一口气。我们这么长时间自己在做项目、服务客户,以及在行业内这么长的时间去思考,最终发现这口气就在于在餐饮行业里面,怎么样做到极度贴身化,同时还能保障我们的复制成本和运维成本比较低,就差在这口气上。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1:06
所以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餐饮行业或者各行各业,标准化和个性化这两件事情是不是都是必须的?标准化一定是必须的,如果我们想要做 SaaS 的话,标准化可以让我们的部署成本、构建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足够低。那么个性化是不是一定要统一呢?这是不是一个伪概念呢?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1:27
商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和十年前系统的提供方式不太一样了。我们会发现在餐饮行业里面,每个品牌它们的差异,包括场景差异:这家店做的是快餐还是中餐,是 30 人还是 50 人,有没有总部,总部有几个部门,他们的流程有没有建立,以及他们的主品营销策略、人力策略的不同,都会导致在各个环境、各个场景里面,他们的业务流程模式和要求是不一样的。而通常来讲,这些简单的、微小的不一样,会形成这个品牌商业模式的护城河,也就是说它胜在各个小的点上。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2:08
所以怎么样让系统更加贴身化,这件事情其实是在帮助这个品牌的成功。所以我们到现在的一个思考就是:个性化、品牌化和标准化一定都是必须的。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看到很多品牌,大致上失败的方向有两个。第一个是纯模板,为了低维护成本,纯模板不贴身,最终用户用不起来。第二个是纯定制,不可控,成本很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想要去尝试的思路,其实就是一个不变的内核加上一个可变的外层。不变的内核保障我们的软件部署成本和运维成本可以做到 90% 不变,也就是说我们通过 10% 的调整量来给客户做到 90% 的贴身性。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3:00
想要尝试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这些不变的内层,有一些主数据,有一些流程基线,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个业务模块。可变的外层怎么做?通过明道云强大的灵活性,通过字段的扩展,通过一些规则和参数。我们基本上在各个业务场景、一些极细分的场景里,做的都不是写死的规则,而是做了场景相关的规则和参数配置引擎。所以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这样一个渠道,试图看看能不能解决餐饮行业个性化的问题。而这些底层都需要明道云的六层架构,它的技术落地去让这个事情实现。所以我们的思考再加上明道云灵活的架构,最终在餐饮行业里面可以提供五个部分、十二大模块的一个管理规范。这五大部分包含哪些呢?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3:58
第一个是从执行到组织。从执行到组织里面,就是从值班人员管理、人员训练,包括对成本和资产的管理,包括对上层增长和需求的管理,以及对于质量合规的管理。质量合规大家可能理解成一个常规的质量合规,但在餐饮行业里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生意是每天都有的,每天会有 100 到 200 个订单。每个订单里面,如果出现一些质量不合规或者食安风险,它对餐饮是摧毁性的、系统性的风险。所以我们在值班管理、审核、稽核、巡检部分,其实做得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各家的规则不一样。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底层参数设计引擎。最终这四大模块收口到业务的洞察和决策。也就是说我们会把所有数据汇总完以后,通过对各个流程节点 KPI 的考核,对最终营收表现的考核,用来做最终的决策。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5:05
我们在餐饮行业以及之前各个行业的沟通里面发现,即使刚才讲到的所有东西都成立,我们还是没办法给行业客户提供一个很贴身的软件。原因在于贴身这件事情对客户来讲,代表的是在业务模块、在每天想做的那些事情里面,高频出现的功能点上,它的体验一定要非常好。比如我们做了 100 个功能,有可能客户高频使用的场景里,使用次数极高的只有 1 到 2 个功能。而这 1 到 2 个功能里面,怎么样把体验做到最佳,其实对他们来讲就意味着体验好。哪怕我们把 100 个功能都做到 80 分,不如把那 1 到 2 个功能做到 90 分、95 分或者 100 分,对他们来讲感知会更强。所以这也是明道云和市场上一些低代码平台去横向对比时,我们看到的一个点。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5:59
真正能够在低代码行业里把两大难题都处理好的是:一个是前端的页面自定义,一个是后端的复杂计算。比如我有一个预测算法,比如我有一个分析模型,这些不是通过行业通用的一个 Workflow 就能解决的。他们能不能兼容代码,能不能兼容函数,能不能兼容算法?这些其实是在商业领域、企业服务领域特别重要的两个点,明道云都解决了。我们在这个场景里面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呢?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6:33
排班是所有餐饮行业高频使用、并且很难解决的问题。先说一下行业对这个场景的要求:排班意味着人工成本,它的上限就在于怎么把人效提起来。明天我预测只能做 7800 块钱,那我用两个人和用三个人,人效马上就不一样。但是在满足人效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一个底线,这个底线是什么呢?无论用几个人,明天这家门店不能崩塌,要按照正常的规律、正常的环节、顾客体验的环节去做好。不能顾客一等,一个饭等了 50 分钟,这就是一个底线和一个上限。这个底线和上限就要求店长的排班水平极高。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7:17
我们在这个环节做了哪些?首先我们做了营业额的预测,这家门店到底能做到多少钱。明天这一列是所有的人,那一列是所有的时长,半个小时一个时段。他在这个环节里可以通过任意拖拉,手指也行,鼠标也行。拖完以后,值班出来,对应的人效以及各个小时建议的人效,都是根据订单量来的。在各个小时需要多少人,有没有超配,有没有欠配,在一张图上可以一目了然。这就是我们在这个场景里做到场景化贴身性的一个场景设计。而这个场景对于餐饮来讲是极高频,而且之前各个软件都不太能很好解决,或者解决完以后成本极高的一个场景。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8:03
刚才的十二大模块在餐饮行业里,通过不同模块组合,我们会为不同的餐饮企业提供四条价值链。一个是从执行到合规,就是你的值班到底怎么排,值班规则应该怎么定,到执行的任务应该怎么执行,最终落到营业数据怎么样,这是这条价值链。第二条是从损耗到损益的价值链,这是基于物料的。在餐饮行业通用的快餐领域,净利润以去年的数据来看是在 3% 到 5%。所有物料的损耗率有多少?大大超出净利润,大概有 3 到 6 个点。所以换句话讲,如果餐饮行业,尤其是快餐领域,能够把物料管好,它的净利润是翻倍的,有些行业可能是翻倍不止,这就是这条线提供的价值。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8:55
第三条就是产销协同,需要卖多少,需要制作多少,那我们就进多少,就解冻多少,这条链是保障这条价值线的。最终还有一条是固定资产,就是资产维保线。这条线是怎么管固定资产,怎么管它的维修。维修这件事情对于餐饮来讲也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给大家举个场景:我们到门口去吃一家快餐店,高峰期门口排着二三十人的队,里面已经坐满了,服务员在忙碌收台,这个时候整个门店瘫痪了,因为里面有一台蒸柜,长期水垢堵死了,蒸柜不工作了,所以这家门店就完全崩掉了,代表整个高峰的收益就已经没有了。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09:39
再用两个场景给大家看一下,我们怎么样通过一套骨架和多个场景去满足这个行业的需求。不变的内核就是通用的那些东西,这些可变的外层,我们会拿排班和绩效来说。会有不同的排班策略,哪些场景是必填的,哪些需要拍照,哪些不用拍照,这些是满足各行各业、一个行业里不同客户最终贴身性的。这样就在这个场景里做到这个软件是 90% 为我定制的。而排班这个场景可以给他提供的价值,是让 SOP 落地、服务质量稳定、让风险前移。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10:17
下一个就讲到刚才那个物料,怎么样让整个物料的到期提醒、先进先出这些功能,能够以他们真的看得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高毛利,释放现金流和门店效率,降低风险。这里面需要对这个环节所有功能都有一定适配性。这个适配性就是我们要有不同的动销策略、出库顺序。我们在所有功能底层部署了一个相对来讲多环节、多参数的配置引擎,让他们感知到这个软件就是为他们的企业贴身适配的。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10:49
最后分享一下我们在客户选择上面的做法。客户选择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首先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是连锁餐饮客户,这里指的是十家以上、已经形成总部管理组织架构和模式的这部分餐饮公司。在这部分餐饮公司里面,我们按照两个维度,一个是个性化,一个是标准化,就分成了四个客户群体。
深圳市宏喆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程晓明 11:11
标准化怎么定呢?看他有没有 SOP、有没有标准数据口径、有没有成熟的组织架构。个性化看他有没有多业态,多业态指的是一个品牌里面又有快餐又有中餐,不同快餐的店型还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多业态;有没有历史系统、有没有独特的审批架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客户群体分成四个群体,每个群体我们给出的建议和实施顺序都是不一样的。接着现在其实跟大家的汇报就已经结束了。想跟大家汇报的课题是:在连锁餐饮企业里面,我们怎么样通过明道云,再加上我们刚才整套思考,给整体客户提供一个既贴身又能降低维护和部署成本的服务方式。也希望感兴趣的一些老师加我微信,我们可以再交流一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