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低代码,打通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今天我想从一家独立的软件开发商的角度分享将明道云融入传统软件开发,并且融入到产品整体架构中进行交付的一个商业模式。

一、关于天覆科技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覆科技,我们是以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应用和数字孪生引擎为技术核心,为政府、企业、医院、校园等不同行业提供可视化安全管理、智慧业务等整体解决方案的一家公司。

二、人工智能项目的痛点

几年前我们也是一家偏项目化的公司,后来从项目里发现了最核心的痛点: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从计算机视觉中找到管理的问题,比如如何从我们的监控影像中发现管理难点并交付给客户。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列了一个AI+APaaS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经历的4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明道云已经解决的非常好了。

刚才几位分享嘉宾也提到了我们怎么革命性地取代原来ERP、CRM这种管理方式,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其实在第三阶段,有了人工智能,但是无法很好地融入业务中。

其实我们的算法并不差,但是在企业管理中好像真正用到的并不多,这就导致了我们前期给客户做了很多方案,演示效果很好,领导视察感觉也很好,但往往最后跟他的业务融合度不是很高。举个例子,财务报销每天都在做,每天也都在走审批流程,但是突然今天晚上有人没有经过审批就偷偷进了工厂,这个我们就不太好去管理了。

我们的技术焦点是人工智能,对于业务开发这方面不仅分去了很多精力,完成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用人工智能还产生了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如何再去深挖价值?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软件开发的方式会非常的困难,所以后来我们决定用AI+aPaaS的方式实现进入数字化管理3.0时代。

三、覆芯介绍

覆芯是在提供的私有云或者是设备上集成了人工智能引擎、低代码引擎以及数字孪生引擎,构建了一个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的管理数字化操作系统,其中低代码引擎就是明道云私有部署版本。为什么我们把这个产品定义为一个操作系统?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产品的在整体架构图。

最底层的部署形式是通过私有云或者一体机进行部署,这台设备或者私有云里面有AI算法、算力,也有明道云的私有部署引擎,当然还有我们自研的数字孪生引擎,在这样一个引擎上面,我们已经提供了很多功能。比如AI引擎是后端算力,但是如何配置AI,如何使AI数据流转,这个原本是传统的ISV企业去进行开发,但是现在有些业务功能我们已经用明道云融合在引擎里了。

所以我们把覆芯这个产品定义为操作系统,就像电脑里自带的操作系统一样,常用的浏览器、文件、画图等基本软件都是自带的。

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已经完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提供了应用商城.这个应用商城完全是基于明道云的低代码应用,做到了让AI之后的数据跟业务管理相融合。此外还有一些增值服务,比如驾驶舱定制、AI模型定制,还有根据客户需求临时增加的应用定制,跟钉钉、飞书的集成使用。在这样的架构上,覆芯已经是一个相对标准化的产品了。

我们的产品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我举个例子,有一家医院需要买我们的设备放在他们的机房里,把他的原来装的各种监控设备接进来,并进行AI技能的配置。比如配置了这个区域是前台位置不能脱岗,那么这个区域一旦有人脱岗就会自动报警。

消防通道不允许堵塞,配置了对应的AI技能之后,如果发现了有人脱岗了怎么办?以前我们可能需要自己开发业务流程,现在后面的处理流程就交给明道云了,这个处置流程可能是跟员工的绩效考核是相互关联的,会自动更新员工的绩效考核凭据。

大家也不用担心后面PC端、手机端的展示问题,因为明道云前端开源,有了基础的数据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层次、更美观的展示。

XXAAIBAAUI

上图是我们用明道云做的告警系统,结合了我们自己做的一些二次开发的功能,稍微做了一些UI的调整,增加了自己的一些前端控件,可以在某块区域中进行绘制,配置哪些时段需要监测这块区域,配置好了之后,我们在告警中心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报警。

还有一些人员管理,比如有人进了公司,那么这个人结构化分析的数据就都能出来了。

6TAAIBAAU4

说到这里,我还是要讲一下AI+aPaaS概念。现在大家听到的AI基本上就两类,一个是自然语言处理,第二个是计算机视觉。现在我们想把精度或者准确率做高,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出发,通过AI+aPaaS的方式扩展AI的维度。

这个地方有辆车违章停车了,报警让保安看到,这种程度像海康威视或者其他一些友商,他们都能做到。但我们想做的是什么?是这辆车检测到违停之后,通过明道云搭建的车辆管理应用和住户管理应用,知道这个车对应的车主是谁,住在哪个房间,他的联系方式是什么,最终给到保安的不仅仅是一张车辆违停的照片,而是附带了这个违停事件相关的其他信息,这才是让业务高效闭环的好方法。

操作系统中拿明道云替换了传统开发来实现我们的标准化产品。之前提到的应用商城,就是我们用明道云搭建的各种各样的应用,可以跟AI相融合,让数据流转更高效。

四、数据AI智能生产

HHAQIBAAJQ

接下来说一下操作系统的具体功能,比如监控画面的查看,数据AI的生产。我们现在支持三十几类的AI生产模型,包括安防类的,人体结构化分析,人员行为分析等,比如抽烟、打电话、未佩戴安全帽或者高空抛物等违规行为分析。有运营类的,客流分析,比如像政府经常用到的占道经营、脱岗等等。还有管理规范类的,比如厨师有没有戴口罩,有没有穿厨师服,有没有戴帽子等等;此外还包括数据采集类、数据分析类。

前两天我跟一个客户讨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他们说要做套OA,我给他介绍了明道云这样的低代码产品,但是最后我还是跟他提了AI,因为低代码虽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系统中的数据是怎么来?当有了一个很好的管理平台之后,我不希望还是靠人在填表单,我们还是希望通过AI+aPaaS的结合来自动产生数据并填写实际数据至管理平台中。

Z3AQIBAA3A

五、动态可视化业务流程配置

6PAQIBAASM

后面要说的都是明道云的是一些基本功能,有了这样的数据后,数据要运算,要在不同业务场景进行流转,这一块以前占了我们大量的开发工作,但是跟明道云融合之后,我们的开发工作基本上就集中在如何做好自己的AI上了,这块业务现在交付人员就可以很好的实现了。

六、第三方办公系统集成

BTBAIBAAXY

像之前说的,其实很多企业人工智能都做得很好,但却没有融入到业务中,我们想做到的是他拿钉钉或者飞书在做员工报销审批的同时,在这个平台上他也能看得到。让用户用一套系统,用一个管理的平台,用一套管理的模式,把整个企业的数字化管理集成进来,将人工智能融合进业务中。

七、BI自主分析模块

HLBAIBAAVM

BI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大家去一些企业、政府的时候,还是会看到有一些比较好的工具比如数据孪生驾驶舱,但是这个驾驶舱也会面临一个问题,数据从哪来?现在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就把数据都接入进来了。

最近我们做了一个镇的城市运行平台,把人、事、地、物、情、组织等所有的东西,通过明道云真正的数字化了。

原来是从Excel里面,从人的脑子里面,纸张里面,审批档案里面获取数据,现在全部在一个低代码平台中。这个时候我们做出来的驾驶舱才是丰富的,才有数据挖掘的概念。

八、典型案例

B3CAIBAAUI

DLCAIBAAKQ

上图是我们给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利用AI加低代码做的一个安防平台,以及给中山街道做的城市运行综合管控平台。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实际上都是通过明道云把数据跟流程组织起来,通过AI和系统集成把数据生产起来,通过数字孪生把数据展示出来,把数据价值挖掘出来。

D7CAIBAA2Q

九、天覆与明道云的融合

最后我想说一下天赋与明道云的产品融合,上次任总来我们公司,我们也在交流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有大量的视频,这种控件是明道云平台里目前没有的,但是接下来明道云会支持用第三方控件的方式去实现,大家也可以尝试下。

明道云是一个非常开放和共享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前端开源来做一些自定义的控件,自定义的展示与输入。比如我们做的这种摄像实时画面的监控视频控件,还有时间日期控件等等的,以及最近在做的优化地图即时数据输入的交互。我们现在交付的给用户的其实并不只是一套低代码平台了,我们会将前端的展示交互进行提升。

7PBAIBAA4Y

77BAIBAAWU

将明道云这种低代码引擎与传统的软件开发进行融合,不只是给企业管理进行赋能,也给产品开发进行了赋能,让我们能够以一个非常低的成本,以一个能够专注到自己本身核心业务的模式,去交付更好的产品。

本文来自天覆信息总经理张战韬,在明道云2022年秋季伙伴大会活动演讲,经校对编辑后整理为演讲精华。

关于明道云

明道云是一个创新的超级应用平台,可以帮助用户零代码构建企业应用,用户不需要代码开发就能够搭建出用户体验上佳的销售、运营、人事、采购等核心业务应用,打通企业内部数据。明道云还具备超自动化引擎,可以全面自动化复杂和重复的业务流程。运用明道云的集成中心与完整的API对接能力,用户可以轻松地将明道云与外部系统集成。除此之外,明道云超级应用平台还具备很高的可组合性,国际化支持,并支持云原生架构,实现了多云部署能力。通过插件架构,明道云正在逐步建立起繁荣的实施与开发生态。

明道云可以帮助企业大大节省软件费用、降低定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拥有一个极度灵活和易用的数字化平台,是企业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工具。目前已有上百万用户使用,付费企业超过4000家,包括可口可乐、复星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铁集团、北京地铁、佛山铁路、华夏银行、民生银行、迪卡侬、艾默生电气、泰科电子、四川航空、东方证券、万豪酒店、洲际酒店等知名客户。

2021年5月,明道云获得海纳亚洲近亿元投资。公司目前有超过130名员工,产品研发团队过半,总部位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郑州、武汉、西安和宁波设有分支机构。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新特精认定企业。